我的研究領域是明清學術思想史,特別是儒學傳統中的理學。由於儒學是構築中國傳統政治與社會秩序、型塑中國文化價值的重要思想內涵,所以我選擇儒學做為試 圖瞭解自身文化淵源的管道。多年來我以理學家和理學文獻為主要研究對象,主要因為從這些人和文字,我常可以讀出濃厚的宗教情懷及對生命理想的追求、執著與 試圖超越的精神。晚明理學思想特別精彩,交織著當時政治的黑暗與理學家個人多舛的命運,格外動人。明清之際儒學思想轉型向來為學界所關注,我近年的研究也以明清之際的學術史為主,希望藉由更多文本,探索其複雜多樣的內涵,我也對於儒學與基督宗教交涉的歷史充滿興趣。過去主要研究成果有:《陽明學士人社群──歷史、思想與實 踐》(2003)、《孝治天下: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》(2011)、《成聖與家庭人倫: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》(2017)。
學歷
-
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(UCLA)歷史博士(1997)
-
國立臺灣大學中國古典文學碩士(1989)
-
國立臺灣大學中國古典文學學士(1986)
-
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學學士(1983)
經歷
-
1989~1990 國立清華大學、私立關渡基督書院兼任講師
-
1993~1995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研究助理
-
1995~1996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約聘研究助理(明清檔案資料整理)
-
1996~1997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學哲學研究所籌備處博士培育計畫(博士培育計劃獎學金,撰寫博士論文)
-
1996~1998 私立中原大學兼任講師
-
1998~1999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
-
1999.8~2002.1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教授
-
1999. 7~2003. 9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
-
2003~2005 國立台灣大學東亞文明中心兼任副研究員
-
2003. 7~2004. 6 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
-
2003. 9~201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
-
2006. 2~迄今 國立清華大學兼任副教授
-
2008. 9~2009. 6 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(IAS)訪問學者
-
2017. 3 香港教育大學訪問學者(田家炳訪問學者)
-
2011~迄今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
-
2016. 7~迄今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
-
2015.8~2021.9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任所長
-
2018~2020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諮詢委員
-
2018~2020 科技部歷史學門召集人
-
2021. 10~迄今 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副執行秘書
-
2022~2023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理事長
學術榮譽
-
2008~2009 學術交流基金會(Fulbright Taiwan)奬學金
-
2003~2004 哈佛燕京學社獎學金
-
2004 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著作獎
-
2000~200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種研究獎勵(2001年以後不再設此奬勵)
-
2013 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專書獎
-
2018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
個人研究計畫
-
家庭倫常與道德自我的追求:明清之際的儒學(科技部計畫,2014.08.01~2017.07.31)
-
105年度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傳播與創作書寫計畫辦公室(教育部,2016.04.01~2017.04.30)
-
中國近世儒學與基督宗教的交涉(科技部計畫,2017/8/1~2020/7/31)
-
科計部專題研究計畫「清代儒學關於人觀與生死觀的討論」(科技部計畫,2020/ 8/1~2023/7/31)
著作目錄
-
專書、論文集
-
呂妙芬,2017年9月,《成聖與家庭人倫: 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》,共403頁,台北:聯經出版公司。
-
蘇國賢、呂妙芬、章英華、黃寬重,2013年12月,《學術自主與控管之間:臺灣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術專業化》,共307頁,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。
-
呂妙芬,2011年2月,《孝治天下: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》,共395頁,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。
-
呂妙芬,2003年,《陽明學士人社群──歷史、思想與實踐》,共484頁,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。
-
呂妙芬,1996年5月,《胡居仁與陳獻章》,共194頁,臺北:文津出版社。
-
蘇國賢、呂妙芬、章英華、黃寬重,2013年12月,《學術自主與控管之間:臺灣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術專業化》,共310頁,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。
-
主編之專書(論文集)
-
呂妙芬、康豹主編,2020年,《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》。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,2020年。
-
呂妙芬,2015年12月,《明清思想與文化》,共458頁,北京:世界圖書出版公司。
-
呂妙芬,2013年12月,《近世中國的儒學與書籍──家庭、宗教、物質的網絡》,共249頁,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。
-
呂妙芬,羅久蓉,2003年,《無聲之聲:近代中國婦女與文化,1600-1950》,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。
-
呂妙芬、熊秉真,1999年,《禮教與情慾: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/現代性》,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。
-
期刊論文
-
呂妙芬,2022年,〈王廷佐與潘德輿的「人鬼說」──清中晚期儒學生死觀與鬼神論〉,《思想史》冊11(2022),頁。
-
呂妙芬,2021年6月,〈「明代學術思想史」專號導言〉,《明代研究》,期26 (2021. 6),頁1-6。
-
Lu, Miaw-fen, Nov. 2020, “L’amitié et la piété filiale chez les Néo-Confucianistes de la Dynastie Ming”, Diogéne, 265-266 (2020), pp. 61-84.
-
呂妙芬,2020年7月,〈清初到民國〈西銘〉的多元詮釋〉,《南開史學》,2020年第1期,頁109-142。
-
呂妙芬,2019年9月,〈以天為本的經世之學—安世鳳《尊孔錄》與幾個清儒個案〉,《漢學研究》,第37卷第3期,頁89-130。(THCI) (Miaw-fen Lu, Sept. 2019, “Confucian Statecraft and the Notion of Heaven: An Shifeng's Zunkonglu and Cases from the Qing”, Chinese Studies)
-
呂妙芬,2018年3月,〈耶穌是孝子嗎? 明末到民初漢語基督宗教文獻中論孝的變化〉,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》,99期,頁1-46。(THCI)
-
Lu, Miaw-fen, Mar. 2017, “The Cult of Confucius as Family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China”, 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, 2017-3, 21-40. (Scopus)
-
呂妙芬,2016年6月,〈明清士人在家拜聖賢的禮儀實踐〉,《台大歷史學報》,第57卷,頁229-268。
-
呂妙芬,2014年12月,〈儒門聖賢皆孝子:明清之際理學關於成聖與家庭人倫的論述〉,《清華學報》,第44.4卷,頁629-660。(THCI)
-
呂妙芬,2014年12月,〈杜文煥會宗三教〉,《明代研究》,2014年, 47-89。(THCI)
-
呂妙芬,2013年11月,〈王嗣槐《太極圖說論》研究〉,《臺大文史哲學報》,第79卷,頁1-34。(THCI)
-
呂妙芬,2012年3月,〈從儒釋耶三教會遇的背景閱讀謝文洊〉,《新史學》,23卷1期,頁105-158。(THCI)
-
呂妙芬,2012年3月,〈楊屾《知本提綱》研究:十八世紀儒學與外來宗教融合之例〉,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》,83-127。(THCI)
-
呂妙芬,2010年8月,〈臺灣新史學風潮下的儒學研究:以歷史學門為主的觀察〉,《漢學研究通訊》,29:3, 頁8-18.。(THCI)
-
呂妙芬,2010年6月,〈女子與小人可談道:楊甲仁性命之學的日用場景〉,《新史學》,21卷2期,頁61-106。(THCI)
-
呂妙芬,2010年5月,〈明清之際的關學與張載思想的復興:地域與跨地域因素的省思〉,《中國哲學與文化》,輯7,頁25-58。
-
Miaw-fen Lu, Mar. 2010, “The Rediscovery of Zhang Zai in the Ming-Qing Transition”, Ming Qing Studies, (2010),pp.83-119..
-
呂妙芬,2008年9月,〈西銘〉為《孝經》之正傳?--論晚明仁孝關係的新意涵,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》,33期,頁139-172。(THCI)
-
呂妙芬,2008年6月,〈做為儀式性文本的《孝經》:明清士人《孝經》實踐的個案研究〉,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》,期60,頁1-43。(THCI)
-
呂妙芬,2008年6月,〈做為蒙學與女教讀本的《孝經》:兼論其文本定位的歷史變化〉,《臺大歷史學報》,期41,頁1-62。(THCI)
-
呂妙芬,2007年,〈明清中國萬里尋親的文化實踐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,第78本,頁359-406。(THCI)
-
Lu, Miaw-Fen, Dec. 2006, “Religious Dimensions of Filial Piety as Developed in Late M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Xiaojing”, Late Imperial China, 27(2), pp. 1-37.. (THCI)
-
呂妙芬,2005年6月,〈晚明《孝經》論述的宗教性意涵:虞淳熙的孝論及其文化脈絡〉,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》,第48輯,頁1-46。(THCI)
-
呂妙芬,2004年11月,〈晚明士人論《孝經》與政治教化〉,《臺大文史哲學報》,61期,頁223-260。(THCI)
-
呂妙芬,2003年12月,〈施閏章的家庭記憶與自我認同〉,《漢學研究》,卷21期2,頁305-326。(THCI)
-
呂妙芬,2002年5月,〈晚明江右陽明學者的地域認同與講學風格〉,《臺大文史哲學報》,期56,頁285-326。
-
呂妙芬,2001年6月,〈明代吉安府的陽明講會活動〉,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》,期35,頁197-272。(THCI)
-
呂妙芬,2001年3月,〈明代寧國府的講會活動〉,《新史學》,卷12期1,頁53-114。(THCI)
-
呂妙芬,1999年12月,〈儒釋交融的聖人觀: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〉,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》,期32,頁165-208。(THCI)
-
呂妙芬,1999年6月,〈陽明學派的建構與發展〉,《清華學報》,卷29期2,頁167-203。
-
呂妙芬,1999年6月,〈陽明學者的講會與友論〉,《漢學研究》,卷17期1,頁79-104。(THCI)
-
呂妙芬,1998年12月,〈聖學教化的弔詭:對晚明陽明學的一些觀察〉,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》,期30,頁29-64。(THCI)
-
呂妙芬,1998年6月,〈陽明學講會〉,《新史學》,卷9期2,頁45-87。(THCI)
-
呂妙芬,1997年6月,〈 顏子之傳:一個為陽明學爭取正統的聲音〉,《漢學研究》,卷15期1,頁73-92。(THCI)
-
專書(論文集)之一章
-
呂妙芬,2021年9月,〈臺灣漢學四十年──裂變與跨界的思想史研究〉,收入《深耕與茁壯──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》(臺北:漢學研究中心,2021年9月),頁335-368。
-
呂妙芬,2020年,〈本色基督教與儒學傳統:以1920年代、1930年代為主的討論〉,收入呂妙芬、康豹主編,《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》(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,2020年),頁419-448。
-
呂妙芬、康豹,2020年,〈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.導論〉,收入呂妙芬、康豹主編,《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》(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,2020年),頁1-17。
-
Lu, Miaw-fen , 2020, “The Question of Life and Death: Li Zhi in Ming-Qing Intellectual History”, editor(s): Rivi Handler-Spitz, Pauline C. Lee, Haun Saussy, The Objectionable Li Zhi, (Washington: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, 2020), pp. 209-227.
-
呂妙芬,2018年,〈明‧清代の士人による在家聖礼拝と修身の関係〉,收入伊東貴之編,《「心身/身心」と「環境」の哲學》(京都:國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,2016年),頁203-213。(實際出版2018年)
-
Lu, Miaw-fen, 2017, ““The Reception of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from Medieval to Late Imperial China””, editor(s): Paul R. Goldin, A Concise Companion to Confucius, pp. 268, 285: Wiley-Blackwell.
-
呂妙芬,2013年12月,〈明清之際儒學生死觀的新發展〉,呂妙芬編,《近世中國的儒學與書籍──家庭、宗教、物質的網絡》,頁103-130,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。
-
呂妙芬, Sept. 2012, “歷史轉型中的明代心學”, editor(s): 陳弱水, 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, pp. 317-352, 臺北: 中央研究院、聯經出版公司.
-
呂妙芬,2012年7月,〈性別視野中的儒學思想史新貌〉,劉詠聰編,《性別視野中的中國歷史新貌》,頁68-79,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。
-
呂妙芬,2010年6月,〈晚明到清初《孝經》詮釋的變化〉,林維杰、邱黃海編,《理解、詮釋與儒家傳統:中國觀點》,頁137-191,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。
-
呂妙芬,2005年,〈對明清教育史研究的幾點觀察〉,高明士編,《東亞教育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》,頁193-210,台北:台灣大學出版中心。
-
呂妙芬,2005年,〈清初河南的理學復興與孝弟禮法教育〉,高明士編,《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》,頁177-223,台北:台灣大學出版中心。
-
呂妙芬,2005年,〈顏元生命思想中的家禮實踐與「家庭」的意涵〉,高明士編,《東亞傳統家禮、教育與國法(一)── 家族、家禮與教育》,頁143-196,台北:台灣大學出版中心。
-
呂妙芬,2003年5月,〈婦女與明代理學的性命追求〉,羅久蓉,呂妙芬編,《無聲之聲:近代中國婦女與文化,1600-1950》,頁133-172,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。
-
學術會議(研討會)論文
-
呂妙芬,2022年4月,〈明清儒者的生死論述:關於「個體性」的討論〉,發表於中研院近史所學術討論會,2022-4-14。
-
林峻煒、呂妙芬,2021年12月,〈與至聖之靈相通:鄧逢光與徐謙的儒教實踐〉,發表於「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2021-12-15~2021-12-17)。
-
呂妙芬,2020年9月,〈迂迴的儒耶對話?―《天主實義》與明清儒學〉,發表於中研院近史所學術討論會,2020-9-24。
-
呂妙芬,2020年11月,〈王廷佐與潘德輿的「人鬼說」―清中晚期儒學生死觀與鬼神論〉,發表於「清代中晚期學術思想史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2020-11-12~2020-11-13。
-
呂妙芬,2019年9月,〈〈西銘〉詮釋的現代轉折〉,發表於紀念鄭天挺先生誕辰120週年暨第五屆明清史國際學術研討會,南開大學:南開大學,2019-09-10 ~ 2019-09-11。
-
呂妙芬,2019年7月,〈從清初儒學的幾個論辯再思儒耶交涉的問題〉,發表於「西學與明清之際的文化變遷工作坊」,2019-7-3。
-
呂妙芬,2018年11月,〈本色基督教與儒學傳統〉,發表於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,中央研究院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,2018-11-22 ~ 2018-11-24。
-
呂妙芬,2017年12月,〈儒學本天、儒學經世: 以安世鳳尊孔錄為主的討論〉,共28頁,發表於2017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,中央研究院: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,2017-12-18 ~ 2017-12-20。
-
呂妙芬,2017年11月,〈本色基督教與儒學傳統: 以1920-30年代為主的討論〉,共20頁,發表於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發展學術研討會,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,2017-11-23 ~ 2017-11-25。
-
呂妙芬,2017年5月,〈晚明天主教儒者的「心」論〉,發表於第一屆四明心學論壇,浙江寧波,2017-5-20~ 2017-5-21。
-
呂妙芬,2016年12月,〈耶穌是孝子嗎? 17至20世紀在華基督宗教論述的變化〉,共29頁,發表於跨區域與跨文化的接遇國際學術研討會,中央研究院近代史:中央研究院近史所,2016-12-01 ~ 2016-12-02。
-
呂妙芬,2016年6月,〈明清之際儒學的人性論述: 兼論天主教作為思想資源的可能性〉,共31頁,發表於明末清初學術思想史再探國際學術研討會,中央研究院近史所:中央研究院近史所、史語所,2016-06-23 ~ 2016-06-25。
-
呂妙芬,2015年12月,〈夫婦之倫: 明清儒者的論述與實踐〉,共28頁,發表於科技史、思想史、文化史的分際與融合: 艾爾曼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,復但大學: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,2015-12-28 ~ 2015-12-29。
-
呂妙芬,2015年12月,〈聖人處兄弟之變:明清儒者對《孟子》舜象故事的討論〉,共30頁,發表於2015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,中央研究院: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,2015-12-10 ~ 2015-12-11。
-
Lu, Miaw-fen, Jan. 2015, “Household worship of Confucian sages and worthies by Ming-Qing Confucians”, 26 pages, paper presented at 129th AHA Annual Meeting, New York: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, 2015-01-02 ~ 2015-01-05.
-
呂妙芬,2014年10月,〈清儒居家拜聖的實踐〉,共23頁,發表於明末清初學術思想史再探第二年工作會議,福建武夷山:蔣基會研究計畫、中研院近史所,2014-10-24 ~ 2014-10-27。
-
呂妙芬,2013年11月,〈從杜文煥、涂宗濬看晚明儒學與宗教的交涉〉,共27頁,發表於儒學與宗教互動和對話,新加坡:新加坡儒學會,2013-11-23 ~ 2013-11-24。
-
Miaw-fen Lu, Oct. 2013, “The Question of Life and Death and the Pursuit of the Tao: Li Zhi in Ming-Qing Intellectual History”, 33 pages, paper presented at WRITING, VIRTUES, and the SOCIAL WORLD: Li Zhi and 16th-Century China, University of Chicago: University of Chicago, 2013-10-18 ~ 2013-10-19.
-
呂妙芬, Nov. 2012, “王嗣槐太極圖說論研究”, 24 pages, paper presented at 明清學術與儒學, 國立中央大學: 國立中央大學, 2012-11-27 ~ 2012-11-28.
-
呂妙芬, Oct. 2012, “儒門聖賢皆孝子:以家庭人倫為主的儒學成聖工夫”, 23 pages, paper presented at 清代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 新加坡國立大學: 新加坡國立大學, 2012-10-29 ~ 2012-10-30.
-
呂妙芬, Jun. 2012, “明清儒學關於個體不朽、死後想像、祭祀原理之論述”, 28 pages, paper presented at 第四屆漢學會議, 中央研究院: 中央研究院, 2012-06-21 ~ 2012-06-23.
-
呂妙芬, Jan. 2012, “中國崛起、傳統再興與中國現代史的書寫:清代理學研究的新視野”, 13 pages, paper presented at 回首百年民國學術研究會,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: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, 2012-01-11 ~ 2012-01-13.
-
呂妙芬, Dec. 2011, “楊屾的天人合一之學:知本提綱及其雜異的異想元素”, 32 pages, paper presented at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學術討論會,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: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, 2011-12-08.
-
呂妙芬,2010年12月,〈從儒釋耶三教會遇閱讀謝文洊〉,共27頁,發表於「中國思想史文化史的回顧和展望」學術討論會,浙江富陽: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,2010-12-06 ~ 2010-12-08。
-
呂妙芬,2010年6月,〈從文化史研究看《孝經》與近世中國文化〉,共19頁,發表於首屆中國古文獻與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,香港:香港理工大學,2010-06-16 ~ 2010-06-18。
-
呂妙芬,2009年12月,〈臺灣新史學風潮下的儒學研究〉,共18頁,發表於「《新史學》與臺灣史學二十年」 國際學術研討會,國立政治大學:新史學、國立政治大學等,2009-12-12 ~ 2009-12-13。
-
呂妙芬,2009年11月,〈女子與小人可談道:楊甲仁性命之學的日用場景〉,共28頁,發表於陽明學派國際學術研討會,杭州:浙江社科院等,2009-11-06 ~ 2009-11-09。
-
Miaw-fen Lu, 2008, “The Rediscovery of Zhang Zai in the Ming-Qing Transition”, paper presented at Translocal and Transregional Dynamics in Chinese History, 960-1911, Singapore: Singapore University, 2008-5-11 ~ 2008-5-14.
-
呂妙芬,2007年10月,〈《西銘》與《孝經》:兼論晚明「孝」的形上化思想〉,發表於「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」學術研討會,台北、南投:中國明代研究學會、東吳大學歷史學系、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、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暨歷史學系,2007-10-27 ~ 2007-10-30。
-
呂妙芬,2007年6月,〈做為儀式性文本的《孝經》:明清士人《孝經》實踐的個案研究〉,發表於「為道屢遷:中國文化生活中的宗教禮儀實踐與創新」國際研究會,台北市:中央研究院文哲所,2007-06-29。
-
呂妙芬,2007年6月,〈做為蒙學讀本的《孝經》及其文本定位的歷史變化〉,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討論會,台北市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,2007-06-07。
-
Lu, Miaw-Fen, Nov. 2006, “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in Early Seventeenth-Century Confucian Scholars’ Self-Cultivation”, paper presented at AAR annual meetings, 美國華盛頓特區: 美國宗教學會, 2006-11-18 ~ 2006-11-21.
-
呂妙芬,2006年8月,〈萬里尋親的文化實踐〉,發表於「地域中國:民間文獻的社會史解讀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中國安徽黃山市:中國社會史學會,2006-08-19 ~ 2006-08-22。
-
呂妙芬,2006年1月,〈晚明到清初《孝經》詮釋的變化〉,發表於「理解、詮釋與儒家傳統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台北市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2006-01-12 ~ 2006-01-14。
-
學位論文
-
Miaw-fen Lu, 1997, “Practice as Knowledge: Yang-ming Learning and Chiang-hui in Sixteenth-Century China”, 371 pages, History Department,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Los Angeles.
-
呂妙芬,1989年,〈胡敬齋與陳白沙思想趼究〉,共185頁,中國文學研究所,國立臺灣大學。
-
研究/計畫報告
-
黃寬重、章英華、蘇國賢、呂妙芬,2012年5月,《建立適合人文社會學科學術發展之評鑑機制研究計劃報告》,教育部委託。
-
學術書評
-
呂妙芬,2012年7月,〈評A Northern Alternative: Xue Xuan (1389-1464) and the Hedong School〉,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》,第55卷,頁332-334。
-
呂妙芬,2009年12月,〈評Chang Woei Ong, Men of Letters within the Passes: Guanzhong Literati in Chinese History, 907-1911 〉,《漢學研究》,27卷4期,頁365-368。。
-
Miaw-fen Lu, 2009, “評Henry Rosemont, Jr., and Roger T. Ames, The Chinese Classic of Family Reverence: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of the Xiaojing”,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, 37.
-
呂妙芬,2008年9月,〈評Sara Schneewind, Community Schools and the State in Ming China〉,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》,61期,頁177-184。
-
呂妙芬,2007年12月,〈評朱鴻林《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》〉,《明代研究》,10期,頁209-215。
-
呂妙芬,2007年9月,〈評伊東貴之,《思想としての中國近世》〉,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》,第31輯,頁291-296。
-
翻譯:
-
Rebecca E. Karl著;呂妙芬、許慧琦合譯,〈中國的歷史與性別〉,《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》9期(2001年8月),頁189-205。
-
Benjamin A. Elman著;呂妙芬譯,〈南宋至明初科舉科目之變遷及元朝在經學歷史的角色〉,收入楊晉龍主編,《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》(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,2000年),頁71-118。